过了年就是1986年了,四九城的三月,天气已经开始变得温暖了不少。
陈长安正坐在办公室里喝茶,而黄工则是带来一位带着一位陈长安没见过的中年人走进了办公室。
“陈厂长,我给您介绍一下,这位是学部委员,空间技术研究所的杨副主任。”
虽然陈长安不知道这位杨副主任为什么会来到汽车厂,可依然立刻起身,笑着走到了杨副主任的面前。
“哎呀,原来是杨主任啊,我可是久闻大名了。”
这位杨副主任陈长安还真的认识,这句未闻大名可不是场面话。要知道这位科学家可是国家用是十一名俘虏换回来的。
“陈厂长,在华清大学我和黄工也算一见如故了。
这次为了见您一面,我是拜托了黄工,您可不要见怪啊。”
“您这话说的,我就是一个厂长,您老要是有什么交代,直接给我打个电话就行了。我一定随叫随到。”
“陈厂长您也谦虚了,汽车厂做出的贡献可不比我们这些人少。
我的研究室里,不少买设备的钱,可都是你们汽车厂挣回来的。
咱们只是分工不同,我可能比你多上了几年学,负责研究一些东西。
而你挣钱厉害,光是这些年积攒的外汇储备,就连我都是羡慕啊。”
“您是却什么实验设备了?却什么您直接告诉我。我想办法给您弄回来。”
以杨老的本事,实验室里缺什么,上级一定会满足的,怎么也不可能轮得到杨老亲自跑到陈长安这里来。
既然杨老能亲自来到汽车厂,大概率是有些不好买到的实验设备,希望陈长安能否通过特殊渠道帮忙采购。
“我那实验室,倒是不缺什么设备,这一次来找陈厂长,为的不是采购的事情。
而是我们几个老家伙,准备联名向上级领导提一些建议,希望能够得到陈厂长的支持。”
“您说笑了,您是部委委员,我就是一个厂长。
在上级领导的心目中,陈厂长可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地位高。
随着这些年各个国家都推出了各自的高科技计划。
比如米国的“星球大战计划”,北方大国的“高科技发展纲要”,欧洲的“尤里卡计划”,小日子也推出了科学计划振兴计划。
这些国家都在发展各自的高科技,咱们国家也不能落后。我们也应该推出自己的高科技计划。
我联合了几位学部委员,准备提出一个符合咱们国情的计划。
这一次来,就是为了邀请陈厂长,能够和我们一起,联名上报中央。”
“杨老,您太看得起我了,您几位都是学部委员,和你们比起来,我最多算个小学生,可没有机会和您几位一起联名。”
“我们几个联名可不一定能让上级重视,但是联名中有陈厂长的名字,一定会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。
您可不是小学生,在管理工厂,和对市场经济的把控上,我们才是小学生。”
随后看二人不断的互相谦让,黄工都看不下去了,直接讲一份资料递给陈长安,直接说道。
“二位不要再互相谦虚了,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。
陈厂长,您要不要看一下关于几位学部委员的提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