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进献马蹄铁(1 / 2)

就在此时,张毅忽然想到了什么,再次拱了拱手,“陛下,制盐坊事关国库民生,提炼技术绝对不容有失,还请陛下派禁军严密保护制盐坊。”

李世民点了点头,随即把目光投向了大殿门口,大声说道:“师立,你进来一下。”

一直在中华殿外值守的刘师立匆匆走进大殿,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一礼,“末将候旨,请陛下吩咐!”

“师立,你即刻率领麾下禁军前往修真坊的制盐厂,从今以后制盐厂的安保工作,朕就全权交给你了。”

“末将遵旨!”

刘师立领命起身,神色间满是坚毅与果决,大步流星的退出了大殿,脚步声在空旷的廊道里回响,急促而有力。

李世民转而看向张毅,眼中满是嘉许,“张爱卿,此次制盐技术的改良,于我大唐而言,实乃大功一件,这提炼之法,不仅关乎国库充盈,更与百姓日常生计紧密相连,你居功至伟啊!”

张毅赶忙拱了拱手,“陛下谬赞,臣不过是尽了臣子本分,能为陛下分忧,为大唐百姓谋福祉,是臣毕生之幸。”

“制盐坊得以顺利运作,离不开陛下的英明决策与四位大人的齐心协力,臣不敢居功。”

李世民微微颔首,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,抬手示意张毅起身,“张爱卿莫要过谦,你的功绩朕心里有数,往后制盐坊若有任何难处,你只管进宫来见朕,朕定会全力支持。”

“谢陛下!”

“小张大人对制盐技术的革新,当真令人钦佩,要是我大唐百姓人人都能吃上没有苦涩味的精盐,小张大人功不可没啊!”高士廉道。

张毅连忙拱手回礼,“高大人过奖了,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。”

“这制盐坊有了禁军守护,安全无虞,国库收入也会大大增加,实乃我大唐之幸啊!”长孙无忌道。

杜如晦轻抚胡须,眼中透着赞赏的光芒,“小张大人此次革新制盐技术,其心思缜密、眼光长远,为我朝开创了新局面,日后在其他民生事务上,也定能有一番作为。”

“杜大人谬赞,下官资历尚浅,还有诸多的不足,向诸位前辈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,日后还需各位大人多多教诲。”

“……”

中华殿内,众臣纷纷对张毅的功绩表示赞赏,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。

杜如晦看着眼前一脸谦逊的张毅,随即想到了张毅的四句圣言,五个绝妙上联,十首传世之作,游击战法,炒菜制盐,简直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晓,不由的对张毅的能力感到由衷的钦佩。

就在此时,杜如晦脑中灵光一闪,突然想到了什么,当即来到了张毅面前,礼貌的拱了拱手。

“小张大人,我兵部奉陛下旨意正在组建一支精锐无双的骑兵,但军中战马服役不过数年,便会因马蹄受损严重不得不被淘汰,而当下大唐战马供应实在是捉襟见肘,不知小张大人可有良策解此燃眉之急?”

战马数量匮乏,一直是横亘在大唐骑兵发展壮大之路上的一块巨石。

杜如晦话音刚落,李世民的目光便率先投向了张毅,殿内众臣也纷纷将视线聚焦在张毅身上,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。

想要解决马蹄受损的问题,张毅首先想到的就是马蹄铁,据他所知,关于马掌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五代时期,即公元938年。

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出使西域,在从甘州进入茫茫戈壁时,当地甘州人教给他们做“马蹄木涩”的技术,这个“木涩”即是早期对马蹄铁的称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