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谢谢你,棠棠(1 / 2)

晨曦微露,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,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高三(3)班的晨读课,空气中弥漫着书本的油墨香和青春特有的躁动。

陈启明推了推鼻梁上的方框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教室,最终定格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。

“林砚。”他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昨晚的《赤壁赋》默写,拿上来。”

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,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砚。

要知道,这位曾经的“刺头学渣”,别说默写《赤赋》,就是让他完整背出一段,都堪比天方夜谭。

林砚站起身,校服内袋里那张泛黄的照片隔着薄薄的布料,贴着他的心口,传来微弱的暖意。

他迎上陈启明审视的目光,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。

那些曾经诘屈聱牙的古文,此刻在他脑海中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,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温润的金色光芒,清晰无比。

“好。”他应了一声,声音平静,却带着一股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笃定。

他从容地走到讲台,将默写本递了过去。

陈启明接过本子,目光落在纸页上。

一行行隽秀工整的字迹,墨色均匀,笔锋有力,与传闻中林砚那龙飞凤舞的“天书”判若两人。

更让他惊讶的是,通篇默写,竟无一处错漏,甚至连标点都用得恰到好处。

“这……”陈启明扶了扶眼镜,有些难以置信。

他抬起头,锐利的目光再次审视着林砚,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作弊的痕迹。

然而,林砚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,眼神清澈,没有丝毫闪躲。

“老师,有什么问题吗?”林砚问道,语气坦然。

陈启明放下默写本,清了清嗓子,掩饰住内心的波澜。

他知道林砚最近有些变化,但没想到变化如此之大。

“《赤壁赋》默写得不错。”他顿了顿,话锋一转,从讲台上拿起另一份试卷,“这是昨晚布置的数学拓展题,涉及三角函数、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应用,难度不小。你的解题报告呢?”

这话一出,班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。

那套数学题,可是难倒了班里一大片尖子生,林砚能做出来?

林砚似乎早有预料,从书包里又取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报告,递了过去。

“在这里,老师。”

陈启明接过报告,快速翻阅起来。

纸上,解题步骤清晰,逻辑严密,公式运用娴熟。

更让他心惊的是,其中几道难题的解法,并非标准答案中的常规思路,而是另辟蹊径,巧妙得让人拍案叫绝。

这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达到的水平。

他的眉头越皱越紧,最后停在一道压轴题的解法前,那是一种他自己都未曾想过的精妙思路,仿佛将几个看似无关的知识点用一根无形的线完美串联了起来。

“这解法……是你自己想出来的?”陈启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林砚点了点头,瞳孔中似乎有极淡的蓝色光芒一闪而逝。

“是的,老师。我只是觉得,这些题目,好像……都串起来了。”他脑海中,系统自动生成的知识图谱熠熠生辉,不同学科的节点之间,正有无数金色光纹在流转连接。

全班哗然!

“串起来了?数学题还能这么理解?”

“开玩笑吧?他以前数学次次不及格!”

“难道是……开窍了?”

姜棠坐在不远处,小手紧张地攥着衣角,听到林砚的回答,眼睛里瞬间迸发出璀璨的光芒,亮晶晶的,像盛满了星子。

小砚,真的不一样了!

陈启明沉默了片刻,将报告轻轻放在讲台上,深深地看了林砚一眼,眼神复杂。

最终,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继续努力。”然后便开始讲解新的内容。

但所有人都知道,这句话的分量,非同寻常。

午休时间,食堂里人声鼎沸。

林砚刚打好饭坐下,就看到姜棠端着餐盘,有些不好意思地在他对面坐下。

她偷偷摸摸地从身后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,轻轻放在林砚的桌上,脸颊染上一抹可疑的红晕。

“那个……林砚……”

林砚拿起笔记本,封皮上“林砚专属错题本”七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旁边,依旧画着那只憨态可掬的小熊。

他翻开几页,只见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错题,不仅有详细的题目、标准答案,更有用不同颜色笔迹标注的易错点、解题思路分析,甚至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公式旁边,还画着生动形象的小插图,帮助理解。

每一页,都凝聚着主人的心血。

他抬头看向姜棠,她正低着头,假装专心致志地扒拉着碗里的米饭,眼神却飘到窗外去了。

林砚微笑,细细看着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