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同行(1 / 2)

季逾余光见她,深邃的眉眼微动,轻眨倏忽,嘴角很吝啬地延开几乎没有一丝笑。

却竟然更好看了许多。

莳柳心毫无波动。

见过的人实在太多得数不清记不住,美丑早看倦了,这个也不过如此。

拿起已经掌握用法的平板电脑,以手写方式输入季逾画本上标记的“阿西里西”,点击搜索。

页面弹出风光旖旎的韭菜坪景区广告。

略过。

乌蒙山,屋脊,云气分界,壤南诏……

清空,重新输入词汇:傩。

【撮泰……】

答案跳出,一直咔咔打字的季逾突然手机靠唇边说话:

“跟客人说我一星期后回,答应他的《神临》会如期完工,没要事别给我发消息。”

“对,今天去洛噶。把鱼看好,少撒点粮,吃多记性更不好。”

******

威宁,洛噶。

昨早莳柳决定了要来洛噶,中午张却就准备好行装,借口说要带莳柳去看望一下她亲戚,后再回澍海,把顾辞安和随行的一众人撇回去,一驾直飙到海拔2500米高度的环山坪地——板底乡。

在乡上一家墙面斑驳的小宾馆住一夜,今天直接导航驶进了眼前这个名为洛噶的,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。

村子高挂嶙峋山腰上,周围突兀怪石密密麻麻,一眼望去没一块像样土地。

每一间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用硕大的山石和着石灰砂浆砌筑,墙面裸露,凹凸不平。

屋顶要么盖的薄薄的勉强算规则的岩石片,要么盖的一层叠一层厚厚的茅草。

村路硬化至每家每户门口,崭新的水泥路将老旧的屋舍串联,方便是方便了,就是有些将半原始古朴小村衬显出牛鼎烹鸡的效果。

想是政策使然,但凡还有人住的地方,不管多难多费物力一律把路给修通。

时代发展国力强大由此最能体现。

张却自信车技如神,不知前路状况开着他那辆大越野呼呼呼绕着盘山村道就往上莽。

最后被石崖段滚落的山石截停在半道。

把车上两位乘客请下地,他吭哧吭哧拿上随身日用品和“探亲”礼物或驮肩上,或手提挂,走路上山。

他前面走着的,不用说一位正是换了身休闲装的莳柳。

廓形本白连帽卫衣,深蓝牛仔,小白鞋。

出发前张却带着去买的。

市区繁华,就一连买了几套风格不一的,方便换洗。

为了让她活得像个现代人,且与她形象符合的新时代潮流女青年,手机、蓝牙耳机统统给安排了。

额间“挑染”着那么炫酷一抹蓝色头发,连个手机都没有简直不要太奇怪。

尤其是顾辞安,问东问西的很烦。

解释说人家蓝发是天生的不信,说一定是用什么染的,八成是原始部落特殊仪式特殊材料染成。

说来说去,就是莳柳还没融入新环境,行止不入潮流,难免就成焦点。

顾辞安知道部分实情,所以无所谓他看法,但如果在路上都还显得另类,那简直尴尬。

本来莳柳身上衣服只是一般原创风格,一般人穿就是纯路人,莳柳不然——

她背直腰细,腿长且直,提脚迈步间悠然缥缈,体态翩翩,乡野山路诚然是她的秀场。

无独有偶。

与她步伐几乎一致的高挺挺那一位似也骚气外溢:

身上随意套件宽宽松松的黑色棉麻衬衫; 质感垂坠的深灰长裤; 右肩一只藏蓝色帆布背包巍巍欲滑,却又执着坚强得很,牢牢抓住男人宽峻的肩膀,把他已经很完美的身材气质衬托得又添几分恣意风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