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:大医精诚
第一节:金氏医馆
三十年后,七侠镇。
曾经破旧的善堂早已扩建为三进院落,朱漆大门上悬着“金氏医馆”的匾额,笔力雄浑如龙盘虎踞。清晨薄雾中,十余名身着灰白道袍的弟子正在院中晨练,动作整齐划一,拳风隐带雷鸣。
廊下,一位须发微白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。他身形挺拔如松,一袭太极阴阳道袍纤尘不染,唯有眼角细纹透出岁月痕迹。
“师祖!”一个总角小儿举着木剑跑来,“您说今天教我‘渡厄针法’的!”
男子弯腰揉了揉孩子的发顶,嗓音温和:“先背《大医精诚》篇。”
小儿顿时苦脸:“又要背书啊……”
檐角铜铃轻响,恍惚间,他仿佛又看见那个蹲在赌坊门口啃西瓜的胖子,听见那人骂咧咧的嗓音:
“金大牙!你这骰子灌铅了吧?”
——如今江湖上人人尊称“金宗师”的男人,悄悄红了眼眶。
---
第二节:旧物如新
密室中,金善轻抚着案几上的三件旧物:
一柄缺口菜刀,刀身刻着“良善”二字;
半块霉变的赌坊账本,隐约可见“金大牙印”;
还有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,袖口沾着早已干涸的药渍。
指尖触到衣裳第三颗纽扣时,他突然颤抖起来——这里本该有颗枣核大的油渍。那年他第一次成功施针,师父笑着拍他肩膀,顺手把吃剩的枣核按在他衣襟上。
“混账师父……”他笑骂一句,泪却砸在案几上。
窗外传来弟子们诵读声:
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……”
这《大医精诚》是师父临走前夜口述,他连夜誊写的。当时困得直打瞌睡,还被敲了三个爆栗。
如今,已是江湖医道圣典。
---
第三节:生死一线
深夜急诊的铜锣突然炸响!
“师祖!黄河决堤,送来的灾民都泡发了!”年轻弟子满手是血冲进来。
金善抄起针囊疾奔而出。医馆大院灯火通明,草席上躺着数十个面色青灰的伤者,最严重的少年腹部肿胀如鼓,嘴角溢着泥水。
“让开。”
他并指如刀,竟直接划开少年肚皮!黑血汩汩涌出时,三枚金针已扎在气海、关元、神阙三穴。旁边弟子看得分明——这分明是师祖最忌讳使用的“阎王夺命针”,据说每用一次折寿三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