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来是为了让大家日子过得轻松点。”黄蟹说,“比如,你们现在种地靠经验,如果有了新模式,可以申请农业专家指导,提高产量。”
“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的,不用你们教。”
“那要是遇上干旱、虫害呢?”黄蟹反问,“新模式能帮你们申请抗灾补助,还能提供技术支持。”
壮汉沉默了一下,但还是没松口。
“这样吧。”黄蟹想了想,“你们可以派人跟我去其他已经实施新模式的地方看看,亲眼见见效果。”
人群中有几个人互相看了看,似乎有些动摇。
——
几天后,黄蟹带着几位村民代表去了附近一个已经实施新模式的村庄。
这里原本也是个偏僻地区,但现在不仅通了电,还有集中供暖,农田也用上了自动化灌溉系统。
“这……真是以前那个穷山沟?”一位代表惊讶地问。
“是的。”黄蟹点头,“而且他们并没有放弃传统耕作方法,只是加了一些现代管理手段。”
代表们参观了一圈后,脸上多了几分认可。
“你们回去之后,可以考虑让村里开个会,听听大家的意见。”黄蟹提议,“如果有顾虑,我可以亲自解答。”
——
回到原村后,黄蟹主动提出召开村民大会。
当天下午,村民们陆陆续续来了,虽然神情依旧谨慎,但至少愿意坐下来听他说。
“我知道,你们担心新模式会破坏你们的传统。”黄蟹站在台上,“所以这次我不是来强制推行的,而是来征求大家意见的。”
他拿出一张表格:“你们可以写下自己的想法,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。”
人群中,一位年轻人举手:“要是我们不同意呢?”
“那就不强求。”黄蟹微笑,“但你们可以试试看,新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,但至少值得一试。”
那位年轻人犹豫了一下,最终还是写下了自己的疑问。
——
几天后,黄蟹收到了第一份来自村民的反馈表。
上面写着一个问题:新模式会不会影响本地特有的作物种植?
黄蟹看完后,提笔在旁边批注了一句:
“这个问题很好,值得深入研究。通知农业组,安排专家实地考察。”
——
夜幕降临,黄蟹坐在院子里,望着满天星斗出神。
“老板,你还记得前几天那个烧宣传册的老头吗?”小李凑过来问。
“记得,咋了?”
“他今天偷偷来找我,说想看看新模式到底是不是骗人的。”
“哦?”黄蟹挑眉,“那你给他看了?”
“给了他一本手册。”小李点点头,“他还问我能不能帮他申请一下农机补贴。”
黄蟹笑出了声:“看来老头也不是完全反对嘛。”
“老板,你觉得这次真能让他们接受新模式吗?”
“不一定。”黄蟹抬头看着星空,“但至少,我们迈出了第一步。”
远处,风轻轻吹过,雪地上留下了一串脚印,像是某种无声的承诺。